新 聞    l    澳門   <檔案    <快訊    <下一頁

2025年10月27日
琴澳增四個"一線"口岸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近期公布的"國土空間詳細規劃(2020–2035)草案",提出新增四個"一線"口岸的重大構想,旨在進一步強化琴澳互聯互通。此規劃不僅是空間佈局的優化,更是制度創新的延伸,標誌着合作區邁向高效、便利、融合的新階段。
    根據規劃草案,合作區將新增四個口岸設施,分別為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新型智能化口岸、金融島碼頭口岸、聯澳路通道口岸及長隆大道通道口岸。這些口岸將採用智能化、多元化的通關模式,服務教育、科研、金融、旅遊等多個領域,進一步拓展琴澳人員與資源的自由流動空間。其中,澳大口岸將便利師生跨境通勤與學術交流;金融島碼頭則預留開通至澳門內港的航線條件,支援金融與商貿活動;聯澳路與長隆大道口岸則分別服務日常通勤與旅遊休閒需求。
    在建設進度方面,四個口岸目前處於規劃公示階段,預計於2026至2028年間完成設計與審批,並於2032至2035年間分期建成啟用。配套交通設施如十字門大道延伸線、匯通五路等亦將同步推進,構建高效"一線"通關格局。
    整體而言,此規劃以"十字軸帶、三大片區、三心多點"為空間結構,城鎮集中建設區面積達42.47平方公里,容納人口不少於30萬人。四個新增口岸的設置不僅提升合作區的通關能力,更體現了粵澳融合發展的制度創新與空間支撐,為未來琴澳一體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個新增口岸詳情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新型智能化口岸
位置:澳大橫琴校區周邊
特點:採用智能化通關技術,便利師生及科研人員跨境流動
功能:支持教育、科研、文化交流
 
金融島碼頭口岸
位置:橫琴金融島北端
特點:設有客運碼頭,預留開通至澳門內港航線條件
功能:促進金融與商貿人員往來
 
聯澳路通道口岸
位置:聯澳路延伸段
特點:陸路口岸,連接澳門與合作區核心區
功能:支援日常通勤與物流運輸
 
長隆大道通道口岸
位置:長隆大道延伸段
特點:陸路口岸,服務旅遊與休閒產業
功能:便利遊客進出長隆及周邊文旅設施
 
(MacaoBuild |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