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Macau Building Development 2013
P. 39
建
造
消
息
37
願高。電梯公司代表擔憂,年檢制度 收變成有利可圖的產業,自然能達到
引進註冊專業技術員檢驗一環,將會 源頭減廢目標。
提高電梯保養成本。 麥瑞權指出,相信建築業界大部
工程師學會理事譚衍和表示,澳 分會支持政府推行"污者自付"措施,但
門目前約有六千部電梯,估計約六至 政府應深入考慮推行建築廢料徵費的
八名全職註冊的專業技術員才可應 目標與原則,假如單純利用徵費減少
付,惟本澳現時只有三、四名註冊的 建築廢料,相信作用有限,原因是建
專業技術員。註冊的專業技術員均具 築廢料的處理只是佔建築成本的一小
備五、六年專業經驗,並曾於電梯公 部分,發展商不會因為徵費而減少建
司、第三方專業機構擔任檢驗員。若 築廢料。即使徵費亦無可能對每一車
當局採取註冊專業技術員檢測制度, 建築廢料徵收數千以至上萬元費用,
希望能夠深化指引,要求工程師能參 況且費用最終亦會轉嫁到樓價上,即
與整個年檢過程,而非成為最後確認 由消費者自行承擔。
機器。 要達到源頭減廢目標,麥瑞權認
為要從環保產業着手,只要將廢料變
麥瑞權倡扶持環保產業 成有利可圖的產業更事半功倍。政府
政府擬對建築廢料徵費,作為推行污 應着力扶持本澳發展環保產業,立法
者自付措施的切入點。澳門建造業環 分類回收建築廢料,更可以將廢料變
境保護學會理事長麥瑞權認為,徵費 成有價值的物品。本澳由於受到地理
對減少製造建築廢料作用不大,費用 及市場限制,發展環保產業不容易,
最終會轉嫁消費者身上,建議當局扶 必須透過區域合作,把無法在本地處
持環保產業發展,只要將廢料分類回 理的物品運到鄰近地區處理或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