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Macau Building Development 2015 Issue No 2
P. 74
綜
合
報
道
72
港珠澳大橋工程進展
港珠澳橋21節沉管成功對接 港珠澳橋面年底前拉通
港珠澳大橋第廿一節沉管成功對接,該節沉管透過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順利推進,現時已完成六成三
首次使用的第三航路浮運,至此大橋已建海隧延伸 投資概算,全部208座墩台全線完工,並已完成逾
至3,645米,佔總長六成五。第廿一節沉管由十三 一半鋼箱樑吊裝和六成沉管安裝,預計今年底前將
艘大馬力拖輪拖帶,並在數十艘海事、漁政警戒船 拉通全線橋面。
的護衛下抵達施工水域。施工團隊在對基槽及邊坡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書記韋東慶透露,該局目
掃測探摸準備沉放時,現場海域出現波高近兩米的 前工作重點正由大橋建設轉為大橋運營和管理階段,
長周期波,導致沉管和安裝船異常晃動。經數輪沉 港珠澳三方亦加緊研究制訂符合珠三角城市群經濟社
放後,該節沉管才在40多米的水下順利着床並完成 會發展的通行政策,期望本澳各界踴躍提出通行需求
水力壓接。 量的意見建議,藉此制訂科學的通行政策。
經貫通測量,沉管軸線、高程、縱坡均符合設 韋東慶指出,港珠澳大橋作為一項超級工程,
計要求,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部昨日宣佈第廿一節 其規模、長度、科技含量、施工難度等均達到世界
沉管的浮運安裝取得圓滿成功。是次沉管浮運安裝 級水平,大橋的建設將大大改變珠三角九個城市
窗口臨近農曆八月十五天文大潮,海水流速明顯大 和港澳地區的經濟版圖,使珠三角中部和東西兩
於其他月份,加之受東側大嶼山、東人工島阻流的 岸十一個城市共約7,000萬人口形成全球最大城市
疊加影響,基槽東部流場異常複雜。此外,首次啟 群。大橋建設施工現已轉入後半段,由粵、港、澳
用的第三航路適航水域寬度只有二百四十米,浮運 三方共組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務求建成通車後能
編隊除中段航道外,首尾段均需在受限水域拖運, 夠發揮最大經濟功能,以最優通行效果服務於三地
使沉管浮運姿態控制難度大幅增加,拖運及沉放安 經濟社會發展。
裝過程存在諸多未知風險因素。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譚光民介紹大橋的工
施工團隊表示,第廿一節沉管的基槽和邊坡處 程進展,大橋投資概算約381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
於最強回淤段,近三個月測得累計回淤厚度最大達 約240.5億元的工程量,約佔總體的六成三。東人工
2.7米,清淤作業時間需延長至沉放前夕,導致作 島現時已完成逾八成九工程量,正進行橋隧轉換敞
為沉放前最後一道工序的碎石基床整平作業時間被 開段的基礎工程;西人工島完成工程超過九成一,
大大壓縮,而且整平船作業時又突遭設備故障,經 敞開段和防波堤施工大致已接近尾聲。預計至2015
55個鐘頭不眠不休地搶修,才修復繼續施工,為是 年底前可完成全部鋼箱樑吊裝,拉通全線橋面。
次成功浮運安裝守住難得的作業時間窗。 譚光民透露,2016年4月份起,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海隧現已跨越伶仃洋龍鼓西天然水 工程將轉為橋面交通工程安裝階段,工程包括路
道,為縮短沉管浮運時在基槽內的橫移距離,減少 面鋪設、欄杆安裝、供電、消防、路燈、防雷、
沉管橫拖風險,原有第一、第二浮運航路已廢棄, 指示標誌、應急處置、運營中心、收費站等,目
需新闢第三航路為第廿一節及後續沉管浮運安裝時 前各標段中標施工單位均已進駐,並測試技術,
使用。 準備正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