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Macau Building Development 2015 Issue No 2
P. 73









工人老齡化問題,還有欠缺技術及管理人員,包括 71
工程師、工程統籌及管理、安全督導員等。本地專

業人士正值培養階段,相關人士不足會導致工程質
量下降,故部分專業人士由外地輸入填補。
改善建築工程人資不足,需由業界及政府共同
努力。業界要提高工作安全性,吸引年輕人入行,
因有長輩擔心工作環境不安全,勸年輕人轉行。同
時優化工作環境,降低因天氣問題產生的不舒適
性;改進施工技術,減輕地盤工作量、勞動強度及
危險性。
建築工人不足屬社會結構性問題,技術外僱

薪酬並不低,本地人不入行,短期內難解決,故
仍需適量引入外僱。業界要提高從業員薪酬及福
利條件,推動技能專業化及專業認證,增加員工
工程排難及解決爭議--仲裁機制研討會」。
晉升機會。
是次研討會由本會主辦,由英國皇家特許測

量師學會、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澳門工程師學
需評估工種所需人資
會、澳門建築師協會、澳門工程顧問商會協辦,并
政府方面,需要縮短外僱申請時間及提早確實工程
邀請到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兩位資深講
容許的外僱數目。現時由申請外僱到正式進場要四
者:鄭嘉聰測量師(Mr. KC Chang) 、張志雄大律師 (Mr.
至六個月,未能適應工程的起動需求,工程投標合
Harrison Cheung) ,以及本會常務法律顧問馮健埠大律
同上沒有寫明容許外僱數量,變數相當大,當中的
師為我們講解香港及澳門兩地相關議題及情況,是
延誤風險無從評估。
日眾多業界人士參與出席,反響熱烈。
對外僱與本地工人失業的爭議,政府可通過
理事長鄧漢昌致辭時表示,要解決公共工程延
科學統計方法,計算每月本地工人及外僱的就業情
誤以及各種爭議問題,業界亦多有發聲,要求政府
況,如把職安卡電子化可方便統計,同時為本地工
由工程的技術設計、標書和合約設計、招評標、判
人提供專業認證。另外,政府要評估工程即將開展
給、到施工的合作管理、驗收、保固等各環節均需
所需的工種人數,做好人資統計及分析人資缺口數
重新審視、修改或制定各相關法律法規,以適應現
量,並設置機制讓本地失業工人與工程進行配對,
今社會情況,包括工程規摸日益擴大,複雜程度增
解決工人失業問題。
加,人資、安全、環保等方面要求不斷的提高。作
為建造商會,改善行業生態環境,令到行業運作更
建造商會舉辦「建築工程排難及 加順暢,提高行業從業員社會地位,減少各方面矛
解決爭議–仲裁機制研討會」 盾,增進社會和諧,積極建造澳門社會,是責無旁

鑒於最近有關澳門公共工程問題陸續浮現,包括 貸的。因此,本會繼去年舉辦「兩岸四地工程採購
工程延誤以及業主和承建商之間各種爭議等,作 法規交流專題研討會」得到熱烈迴響后,今次本會
為澳門建造商會,希望推動社會各階層,從相關 繼續舉辦這個有關解決工程爭議其中一個可行方法--
但不同位置、立場一齊來出謀獻策,推動澳門公 仲裁機制的研討會,一方面是作為推動改善公共工
共工程走上持續完善的道路。因此,建造商會於7 程運作的一個環節,另一方面亦切合澳門現狀,可
月2日早上9時假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舉辦「建築 能提供一個解決現時大量工程爭議的一個方向。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