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Macau Building Development 2015 Issue No 2
P. 43
綜
合
報
道
公共工程數量及額度,但就沒有預計所需的勞動 及提升施工技術,以上三個提升屬建造業界於未 41
力的數量。如上述所說,巿場薪金飊升情況反應 來所走的路向。
工人嚴重短缺,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投資的
項目又怎可在預定的工期內完工呢?工期被延長 一、施工從精細計劃開始
了,承建商又怎可按原來的投資金額完成工程 由一項最簡單的工作,我們應該從一個最詳
呢?當本澳勞動巿場擁有一個外勞額年度預算機 細、最精密的計劃開始去想。為保障工人的健
制,不論公共投資或私人投資項目,對勞動力市 康、安全和舒適。施工之前應該實行一套統一
場更清晰時,就更清楚制定投資計劃。此外,政 而且規範性的操作手冊和監控制度。有關設想
府也應該多聽取社會各方意見而訂立一個透明度 需要有政府配合和從旁指導,並實踐一個最優
更高的外勞制度。 良的職安健文化。
二、外勞配額跨場所、跨工種; 二、工業化與機械化
現時外勞配額是分工種和分工作場所的,這反而 為提升工作環境舒適度、安全及衛生,工業化
成為全澳外勞配額增加之主要因素,因這種制度 生產和機械化優先是未來建造業的發展前景。
不適合建造行業的實際運作。建造業很多工序都 盡可能大部份工作以預製件形式在廠房內製
是週期性的,硬性規定工人單一地盤,單一工種 作,在工地現場搭建,務求盡量減少現場的工
運作,會造成勞動力的虛耗和因要申請個別地盤 業意外風險。
配額的增加。
所以為減少總體外勞額和勞動力的虛耗, 三、從業員的社會地位
必須改變現行方式,容許外勞能跨場所及工種 一直以來,勞工事務局與行業團體合辦了多項為
工作。 從業員而設的培訓課程,從而得到不錯的效果。
可見,政府與業界均作出很大努力,合力完成多
三、自由磋商工作時間及期限 項培訓及考核認証之工作。未來,我們需要設想
法律條文訂立得過於具體,可能在實施中將產生 的是各科工種的專業認証,以及工人資料電子化
無數的爭議。尤其工人的工作時間及工作期限以 系統管理。造成所有在澳工作的從業員都持証上
硬性規定完全沒有彈性。實際上,經常遇到因工 崗,完全落實電子化資料庫。到時候,以上提及
程推遲竣工或提早竣工,出現工人逗留期限的差 的科學統計便隨之上馬,實踐一套能夠宏控全澳
異,結果是續期申請而打亂了配額量,以及提早 (包括外勞)的人力資源之系統。雖路途艱辛,但
取消僱員合同而賠償剩餘的期限。以上兩者都屬 仍需要政府、業界、團體、社會各方攜手踏出第
於不可預見的風險,承建商要負起極之沉重的營 一步。
商壓力。假如容許僱傭雙方自由商定工作期限及 一套完整的外勞政策應採取科學統計方式來
時間,情況便是三贏局面(政府、承建商及工人), 取得準確人力巿場資料,另一方面,業界亦必須
能取得各自的目標:社會和諧、營商環境好和更 配合政策做好技術認證及持證上崗制度。建造行
好的資源分配。 業,透過前十年的經驗和所得來的知識,將為行
業帶來新氣息、新改進,不論工人的技術與社會
建築業的發展方向 地位,以至工作環境的優化,我們都竭盡所能做
建築業的發展方向就必然是提升工作環境的安 好社會和行業責任,優化營商環境,既能配合政
全、衛生和舒適度、提升從業員的社會地位,以 府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