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Macau Building Development 2016 Issue No 1
P. 23









每天被罰幾十萬的風險,而承接一個 合約雙方估計的合約。一般工程合約並 21
探土工程以賺取十萬八萬? 不適用,原因如下:

5. 提高罰金是否免費午餐–承建商在競投 1. 誰懂計算、誰去計算、用什麼參數和
工程合約時,很自然會考慮合約難度和 標準–如上說,計算是個非常專業的
風險。如果工程風險太高,合約條件 工作,也需要有一大堆參數作為計算
太苛刻,承建商一般會有兩個選擇; 基準,如每尺租金、利息支出、票價
第一,乾脆不參與競投,“食少多覺 和使用率等等。誰有這個專業和能力
瞓”。第二,將風險預先擺放在投標價 去做這個計算?
中,萬一有什麼差池,還“有點後備錢 2. 工程大小不一損失相同 - 如上說,不
來賠才入肉”。不管競爭少了,或是競 同大小的工程理論上因延誤所帶來的
投公司都“留一手”,工程合約造價必 損失是一樣的;一條水管未駁通或大

然會提高,代價也是澳門市民共同負 廈結構未落成,一個屋邨都是不能入
擔,午餐是沒有免費的。 夥的。是否一條水管未完要追究水喉
匠一千戶未入夥損失的租金?
  基於上述理由,要套用“補償性違 3. 法院裁決後計算始能成立–因為損失
約金”在公共工程合約是說易行難,也 是在延誤發生後才計算出來,沒有
弊多於利。 在合約訂明,即是說除非被罰者完全
  反之,亦有人提議如推算損失放入 同意,否則按照“舉證責任在控方”

合約所為延誤罰金行不通,可否可以不 的基本法律原則,計算出來的損失未
預先訂明延誤罰金,在實際延誤發生後 能即時生效,需要由法院裁決才有效
在計算之後追究承建商?這個做法問題 力。故不在合約預設違約金而改為事
更大。 後索償對政府極之不利,且是間接鼓
  關於要推算因延誤而產生實際損 勵合約雙方對立,鼓勵訴訟。澳門法
失,預先放在工程合約作為“補償性違 院的案件現在排期動輒兩三年,如果
約金”不可行之處,如使用另一個追討 大量的工程合約需要提交到法院審
延誤罰金的做法;不在合約預設固定的 理,等待時間將會更長。又或在訴訟
每天違約金,改為在延誤發生後按實際 遇上雙方僵持時,隨隨便便一宗官司

損失來追討承建商。這個有行不行呢? 就用上數年。這種無日無之的常規訴
  查實這個時候追討的方式亦不是新 訟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概念(注:在合約預設違約金及一般 4. 鼓勵私相授受–除鼓勵訴訟外,另一
稱為“Liquidated damage”,不預設違 個極端是鼓勵私相授受。如果合約
約金而靠事後索償一般稱為“General 未有訂明違約金,亦沒有統一計算
damage”。有興趣的話,在網上很容易 標準,很自然損失多少可以由雙方
可以找到一些相關文獻。),之前已經 討價還價談出來。(談判時承建商

有無數專家、學者鑽研過這做法的可行 可能處於上風,因為“舉證責任在控
性。經過千錘百煉的反覆考證,普遍歸 方”)。誰參與去談、談的條件和談
納這個做法只適用於特殊情況,比如特 了什麼出來,外邊的人不知道。這又
大國家級工程,或一些延誤損失可以由 形成一些出事的誘因。。。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